![]()
10月19日,记者从第三届良渚论坛“实践创新:城市遗址考古、大遗址保护与城乡协调发展”分论坛获悉,考古发现揭示翻山王墓外可能存在“墓地”。翻山王墓是一座良渚文化时期墓地级墓葬。里面有许多贵族的大型墓葬,还有大量精美的玉器尚未被打开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科技办公室主任、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工程考古负责人王宁远介绍,最新考古发现在翻山遗址外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墙状结构,形成一个封闭的院落。起初确定这可能是一个“墓地”。其中,东、南侧院墙碳14测年es显示它们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。它们与“良渚玉丛王”和“良渚玉越王”所开的翻山十二号墓是同一时期的,表明当时已初步形成了早期的墓葬制度。图为王宁远介绍翻山王墓最新考古情况。 。王宁远说,翻山南北有许多长方形的陆地平台。这些陆地台地链状相连,形成一条长约4公里的南北山脊,可一直延伸到良渚古城西南角的凤山。王宁远认为,山脊是东西向的重要水道,也是良渚遗址群的重要空间标志。其西侧是水利系统库区,这里几乎没有良渚时期的修缮,而东侧则有300多处遗址,可见“良渚古城”“良渚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市,而是一个与水利系统同步建设、互动融入空间结构的整体工程。”考古学家认为,这一重大考古发现为深入探究良渚社会的城市布局、社会结构与等级、人群组织关系、端庄的丧葬礼仪等提供了基础依据。(记者段晶晶、冯媛)返回 搜狐查看更多